德信全息
Dexin holographic
多媒体视觉领航者
近期,多个聚焦不同艺术与文化主题的数字艺术展览上线,它们运用前沿的多媒体技术和沉浸式体验设计,为观众构建了超越传统艺术展示框架的互动空间。这些展览犹如一道道炫目的数字艺术风景线,将虚拟现实技术、3D立体影像、动态光影、感应交互装置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熔于一炉,编织出如梦似幻的艺术世界。下面,一起跟小琳来看看吧。
开目剧场沉浸式数字艺术展
“开目剧场”系列展览以中国古典美学为根基,创新呈现不同主题的沉浸式艺术作品,这与蟠龙天地作为千年江南古镇的深厚文化历史底蕴契合呼应。此次开启的第一期展览“开目剧场:形·影·神”,展出哈佛大学汪悦进教授领衔的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团队带来的《天舞·离形》、《影壁·洞见》、《心塔·步高》三件数字艺术作品。
《天舞·离形》
《天舞·离形》的创作受到敦煌220窟经变壁画和雕塑中恢弘丰富的乐舞形象启发。作品通过人工智能、动态捕捉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数以千计的唐代壁画中的乐舞形象进行分析,形成新的舞蹈序列和动态模拟,以数字全息剧场结合重重镜面幻影还原千年前的敦煌乐舞美学。
《影壁·洞见》
《影壁·洞见》聚焦于中国文化及艺术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空间和认知原型“影窟”。该艺术作品以东晋时期高僧慧远在庐山所建造“影窟”的事迹为线索,结合庐山的三维扫描图像、文献文本以及慧远的艺术作品,深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禅定观想文化,带给观众沉浸式感官体验。
《心塔·步高》
《心塔·步高》结合摄影测量、建筑建模、计算机成像等一系列技术,将建于辽代1056年的“应县木塔”在艺术影像中完整重建。三件影像装置作品更将辽塔所蕴含的“帝释珠网”时空理念模型与精神流变程序带给观众。观众将以全新角度沉浸登临体验,感受古塔所承载的唐辽之风和中古文化美感。
“跨越时空的对话”-数字艺术展
近日,“跨越时空的对话——恽南田没骨真迹与时代演进" 纪念恽寿平诞辰390周年跨年展在江苏省西太湖美术馆开展。
由天津美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主任蒋旎教授引领的“数字人文·未来剧场”创作团队精心研发了一款沉浸式交互体验板块。该作品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生动再现了南田画派“没骨花卉”的精巧细腻与意境深远,深度诠释并重塑了中国传统国画艺术韵律所蕴含的宏大美学境界。
团队巧妙地结合艺术与科技的现代元素,通过这一平台传承发扬大运河文化精神,并赋予中国经典文化艺术以新的时代魅力和表现形式,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创新性传承与发展。
未来图景:数字吟游科技艺术展
未来图景:数字吟游科技艺术展 & 澜景科技联合举办的48小时即兴洞穴沉浸空间创作大赛,是川美实验艺术学院科技艺术新文科战略下的校企联合教学的尝试,为了激发未来艺术家与设计师探索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为中国文创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
这不仅是一次工作坊和竞赛,也是一次探索未来艺术形态的旅程。在48小时的限时挑战中,参赛者将被邀请进入一个特设的“洞穴沉浸空间”,在这里创作者将自由施展才华,将他们对未来科技艺术的理解和想象转化为实际的创作。
《荒原幻境》
作品简介:构建出一个虚幻又怪诞的海上荒原世界。坠入“精神的荒原”,通过荒原的象征意蕴,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普遍失望情绪和幻灭感。
《梦核,汇》
作品简介:洞穴空间,让人联想到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原始洞穴,是指代一切封闭、隔绝的地方,卧室、办公室,还有封闭的思想,蒙昧的世界。
我们想通过“梦核”的主题形式走出洞穴。梦核作为“核”艺术的另一种衍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无我”,就好像我们照镜子但是却看不见自己一样。梦核中更多展现美好的幻象或者是与现实截然相反的景象,通过投影的方式呈现,拥有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增强感染力,像缓慢的波浪让我们沉浸其中。
《N&L》
作品简介:“胚胎”是天地万物的初始和潜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棂”如梦幻般不断跳出,犹如庄子的蝴蝶梦,揭示了生命的不断进化和发展。胚胎的能量逐渐变大直至炸裂四散,象征着生命的壮阔与力量。
画面构成上,日轮的金色光芒洒满整个画面,如庄子的“朝霞映照万物”,象征着生命的光明与希望,弹窗是科技的产物,并与胚胎的柔韧性和生命力形成了一种奇妙意味。
《窗no.2》
作品简介:窗是房屋的眼睛,房屋有了门,我们才能自由地进出,而房屋有了窗,我们的想象也才能自由地进出。当我们觉得窗外的世界太吵,并不能给你什么满足,当你思念远方的家长和离别的朋友时,我们就可以关上窗,闭上眼,一切就都会显现。
我们公司是一家集 全息投影 LED屏等技术实施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源头厂商,需要项目落地或配合的,可电话或微信联系我13530895094
主营业务涵盖:党建展厅 博物馆 科技馆 企业展馆 等现代化展厅全息宴会厅 全息餐厅 全息影院 文旅灯光亮化集成
全息酒吧 全息KTV 全息剧场 学校多媒体 儿童教育娱乐
-END-